百人计划半程盘点“从心出发” | 游戏主播女流和她的双重身份

2018-04-19 12:33:37

        离上次采访女流差不多一年有余。

        这一年里,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借助着明星、电影和社交的力量让更多人成为玩家。近期大热的电影《头号玩家》,不仅让很多骨灰级的游戏玩家进入影院重温经典,还吸引了不少不玩游戏的人认识到游戏的魅力。

        然而,“电子游戏是电子海洛因”、“游戏毒害了中国青少年”的论调并没有因为游戏行业的火热消散殆尽——即便游戏依托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最热门、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

        伴随着《王者荣耀》、《绝地求生》这种爆款手游的出现,游戏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讨论的对象。女流在去年八月份的一次采访里,谈到“我觉得现在这种爆款游戏来了也不是不好。整个社会同一时间面临这么一款让大家沉迷的游戏,大家会开始思考:这到底是游戏的错还是什么的错?”

        在女流看来,这当然不是游戏的错,“游戏、节目和直播本身是一个皮,里面穿插的内容是价值观的传递。”

        时隔一年,人们对于女流的印象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清华北大的学生和游戏主播两个标签放在一起依然能够产生强烈的冲突感。二十年前大众对于游戏的定义和贴上的标签依然影响着当下对于游戏的判断。主流媒体对于游戏和游戏之中的Z世代似乎有着天然的屏障,而玩转各大直播平台、B站的年轻人们又不太care来自主流媒体的评价。

        女流的存在和火热,给这两个世界搭上了一座桥梁——她曾经挣扎在清华北大高材生和游戏主播的两个身份之中,而挣扎的本身也是两种价值观的联系。

 

来自于两个“我”的碰撞

        今年3月份,女流在微博上给一则新闻点了赞。

        在这则标题为“浙大医学研究生毕业卖面包,爸妈:那你为啥还要读到研究生?”的新闻里,父母不理解自己高学历的孩子的选择,这名浙大毕业的研究生却觉得:做好吃健康的面包是自己的理想。

        女流也曾经因为这样的报道在2017年上过新闻,成为热搜。只不过浙大变成了清华北大,卖面包成为了游戏主播。

        一年过去了,依然还是会有不少媒体会向女流抛出这个关于高学历学生做游戏主播的问题。相比于一年前,游戏主播给这位清华北大生带来的压力,竟然奇妙地摆向另外一个方向——

        “我特别享受玩游戏的过程,不会用一种一直是高速运转、高智商的姿态去玩游戏。但是观众会用这个要求来要求你,他们认为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你就得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我播文字游戏不能念错别字,我播解密游戏不能思考,我播数字游戏不能犯错。”

        但这相比前种压力,或许是一个好的变化,毕竟外界在女流身上看到的,先是游戏主播,然后才是清北毕业生。

        女流的真名叫石悦,但被大众知道更多地还是“女流”这个名字。就像两个名字一样,石悦从小到大就一直在两类身份里自我对抗。

        1994年,父亲去广州出差,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给石悦买了一台FC红白机,《功夫》、《超级玛丽》、《沙罗曼蛇》……她玩得不亦乐乎。

        24年后,石悦坐在我们面前,坦言她从小就很爱玩游戏,却有意向周围的人隐瞒自己这一块的特质。从小到大在父母眼里、在周围人眼里,她都是一个好学生的形象,而好学生,是不被允许玩游戏的。

        石悦没有和这种“不被允许”对抗,她用自己高度的自制力将“小女流”藏了起来,她从小就有着对于父母看法、外界看法本能的在乎。这种自制力给予了如今对于游戏理智的热情,而这种在乎则影响着她后来一系列的身份认同。

        选择专业的时候,高考状元的她站在高中校长办公室里,拿着清华招生办老师递来的厚厚的招生简要,无从下手。石悦问老师,一般状元选什么专业。老师说,你别选了,状元都选建筑系,那是分数最高的专业。

        石悦不想浪费自己考的每一分,既然状元都选这个,就决定选了这个专业。

        可是入校后,石悦才发现建筑行业需要感性,而自己相对理智、“为理科而生”的人。石悦一边羡慕其他院系学物理学生物的同学,一边苦恼着自己的画功。

        “有一次我们去颐和园写生,我坐在小马扎上画一颗银杏树。后面的老师对我说,石悦你这个银杏树画的体积感太差了。我想我根本不在乎这个银杏树到底有没有体积感,这不是我心里关心的点。可是我的其他同学是热爱这个的,我看得出来他们眼睛是发光的,我特羡慕,我也特别希望我选的专业是让我眼睛发光的专业,但可惜我不是。我觉得蛮有负担感。”

        为了消除这种负担感,石悦给自己注入了一针镇静剂,“我就想说我要把这个学好,不管我喜不喜欢,我要学好,我觉得这个东西以后不管我做不做,他都会带给我很多层面新的认知。”

        但是,石悦在做游戏视频的时候,眼睛是放光的。

        晚上12点,石悦沉睡,女流苏醒,她开始对着电脑解说。凌晨三点,视频打包渲染,石悦爬上床睡觉,三个小时后视频渲染完毕,石悦开始上传成片。早上八点,上传完毕,视频解码,观众开始留言。

        “我那时在学校,95%的精力还是在做一个学生。我隐瞒女流的身份,不希望辅导员发现半夜还在宿舍录视频。我也瞒着同学、爸妈,他们都有问过我,但又觉得那不是我。”

        与其说石悦在隐瞒“女流”身份,不如说石悦在保护着“女流”。她不希望“女流”再像小时候那个喜欢游戏的自己一样被打压下去。

        如今,石悦和女流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两种身份的对抗却没有停止。若将石悦和女流分开讨论,或许会大大消解了问题本身。可是,女流就是石悦的一部分。在游戏也能成为爆款、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的当下。石悦不用再像小时候那样,将自己的初心,那份对游戏的热情藏起来。她站出来,任由两种价值观对撞。

        “状元也好,清北学生也好,是我学生时期的事情,那个时候我只想把学生身份做好。现在我是一个游戏自媒体人,我想把我当下的事情做好。”女流面对外界对她两种身份讨论,这样回应。

        从心出发,她已经无所畏惧了。

 

游戏的变化是有趣的,我对游戏的爱是不变的

        一年以前,【100Points百人计划】在采访女流时,问到她关于公众对游戏认知的变化。

        女流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说,“欧美的已经趋向稳定了,而我们还在发展之中,变化是最有趣的的。我们曾经连进游戏厅都是一件被禁止的事情,到现在游戏的产值甚至比电影还打。你会发现我们这一批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普罗大众对于游戏的理解也越来越开放,主机、PC、网游、手机——所有人都在玩游戏。”

        再回顾这一年,游戏市场越来越开放,针对女性玩家的手游也产出爆款,佛系游戏《青蛙旅行》甚至成为全民的讨论对象。“所有人都在玩游戏”,游戏似乎又被脱下了二十年前穿上的那件“洪水猛兽”的外衣,变得时尚、新潮又有趣。

        在游戏里,女流并没有放下自己专业知识的东西,她会从场景设计、文化背景、空间布置等角度更敏锐地去捕捉游戏的魅力。

        就像女流所言,“变化是有趣的”,她也十分积极地去拥抱变化。比如从视频走向直播,她将直播归为一种媒介方式,一种娱乐至死时代的必然产物。

        “过于严肃和单一的内容,可能很难留住观众,那么多元化的、开心的、娱乐的内容就能够让大家呆的时间长一点。我特别能够认知到这个现象的存在,但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我是一个很理智的人,不会花很多时间去娱乐互动。不过我觉得我已经在改了。”

        末了,女流又回到了游戏本身,“我觉得我能做好的就是把我的长项做好,就是我可以安安静静分享一款游戏给大家,至于观众他们想看什么,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女流自然明白这个在互联网世界占了半壁江山的大众娱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从剪辑视频到参与直播,她也慢慢在做一些改变。她不仅仅是在和记者对谈时探路出这样略显“佛系”的想法,哪怕是在微博上,她也曾经忍不住这样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主播,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网红。我可能一直都是一个普通玩家,幸运而已。”

        网络上的新闻在提起女流时,总是会加上一句,“直播界的一股清流”。女流不把自己定义成主播和网红,而是一个幸运的普通玩家,她的谦逊与感恩或许在于那么多人被某一种身份所捆绑,而她在被捆绑那么多年后,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身份。

        女流在去年年末的一次采访中说,“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绝对会认真对待她玩过的每一款游戏”。游戏对于她而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了。她发微博说,“最初被吸引是好奇,后来选择留下是因为乐趣,最终维持我走下去的,是使命。”

        女流说游戏现在是她的生活全部。这句话对于一些喜欢游戏的玩家来说,或许是天堂一般的生活状态。但仔细想想,当某一件事成为生活全部的时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女流也被媒体问过很多遍,当游戏这个兴趣爱好成为了工作,究竟还喜欢游戏吗?

        这一次,她面对【100Points百人计划】的记者,十分笃定,“说实在的。但是我每天早上起来,我面对今天又要找新游戏的时候,我内心还是非常开心的,还是很期待,今天又有什么游戏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觉得这可能就是真爱吧。”

        “真爱”是什么,可能就是从小到大,无论怎样都逃不开甩不掉念念不忘的那份热情吧。

 

屏幕内外,从心出发

        2017年12月,《绝地求生》的创意总监来到中国参加活动,活动现场问及女流是否有玩过《绝地求生》的游戏,是否玩得厉害。女流回复说:“是的。”随后,Brendan Greene满意笑道:中国女玩家太强了!

        女流在收获直播网友、业界大神的肯定之后,又收到了来自《绝地求生》的创意总监的夸赞。

        女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状元也好,清华北大也好,是我学生时期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一心想把学生身份做好,现在我是一个游戏自媒体人,我想把我当下的事情做好。”

        在【100Points百人计划】与女流对谈时,我们也发现,这个看似没有和父母、学校、大众标签做对抗的女生,用她独特地方法在默默做回自己,考上清华北大,和自己并不喜欢的建筑专业死磕到底,而当她重新回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地,她依然保持着最初的那股劲儿,就是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就像她在微博上轻轻点下的那个赞,是对对方的肯定,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一种无声地反抗。

        女流在“游戏自媒体人”这个身份上早早出发了,只不过相比于过去那些耀眼的标签,这个从心出发的选择,似乎更加动人。

        “重新出发”对女流而言想必都不会轻易,想要重新开始也许很可怕,但比重新开始更可怕的是不敢开始;她也许始终都站在同样的镜头面前,但却从此走向世界;过去的日子十年如一日,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坚定,从心去出发。

 

重新出发?从心出发。感谢与【100Points百人计划】同行的女流。

 

 

作者:阿怪

意见反馈